close

夏季飲料、冰品的稽查結果,抽驗419件有10件生菌數、大腸桿菌群超標。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「幾乎都是冰塊出了問題」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公布抽驗夏季飲料、冰品的稽查結果,抽驗419件有10件生菌數、大腸桿菌群超標,10件中僅有1件是烏龍茶樣品,其餘都是「冰塊」,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,問題冰塊只要沾染到飲品,整杯飲料都會被污染,民眾喝下肚容易引發急性腸胃炎,可能會有噁心、嘔吐等反應。根據食藥署公布的違規名單,冰塊出包的飲料店有新北市新店的清玉(津玉茶飲棧)、台東市的85度C(中華一路)、新竹縣的兔子兔子(竹北三民店)、苗栗縣的陽光甜品屋(玉清店)、台中市的台灣第一味(公館店)、台中市的熊好喝(北屯區)、嘉義縣的台灣第一味(朴子七路)、嘉義縣的古早味清涼冰品店、高雄市的85度C(旗山店);茶飲出問題的則是桃園市茶飲小棧,所販售的烏龍茶。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主任劉芳銘表示,過去類似的專案稽查,多是配料出問題,像是珍珠、椰果等添加過多的防腐劑或是食品添加物,經過輔導後,今年配料「ALL PASS」,但冰塊卻出現高違規的狀態。稽查同仁發現,許多業者在接觸冰品時,未將雙手清洗乾淨,或是業者儲放冰塊的冰箱,長年沒有清理,劉芳銘解釋,一般冰箱如果有食物發臭,民眾會因為味道而去清理,但是放置冰塊的冰箱,完全不會透過「味道」來反映該清了,使業者疏忽。劉芳銘說,冰塊只要被汙染一次,沒有即時將冰箱清理乾淨,後續的所有冰塊都會被污染,即使冰箱的溫度極低,生菌數仍舊會超標,接續也將會輔導業者,妥善處理冰塊,保障民眾食安;這次被揪出不合格原料的業者,已移請地方衛生局處理,將可依食安法開罰3到300萬元。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,生菌數、大腸桿菌群超標的冰品被民眾吃下肚,將會造成急性腸胃炎,也會有噁心、嘔吐、腹瀉的症狀,每年夏天都會有許多急性腸胃炎的患者赴急診求診,提醒民眾外食也要注意餐廳的環境衛生,降低中毒的機率?


750AF2BB4517A00B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rahamx4n03wl 的頭像
    grahamx4n03wl

    呂鈞菁

    grahamx4n03w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